[ti:要账] [ar:刘宝瑞] [al:] [00:03.84] [00:10.77]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 cross-talk, [00:45.52]TALK SHOW脱口秀, [01:24.46]或CHINESE COMIC DIALOGUE [02:08.86]相声起源于北京, [02:30.83]流行于全国各地。 [03:03.55]一般认为于清咸丰 [03:30.88]同治年间形成。 [04:04.19]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 [04:26.69]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 [04:53.81]到了晚清年代, [05:21.03]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 [05:48.75]主要用北京话讲, [06:16.48]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06:39.65]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 [07:07.55]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 [07:35.08]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 [08:02.47]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 [08:24.86]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08:47.90]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09:10.00]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 [09:32.19]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 [09:59.75]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 [10:27.49]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 [10:54.86]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 [11:21.97]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 [11:42.22]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 [11:59.40]相声知识 [12:21.77]说学逗唱 [12:43.62]曲艺术语。 相声传统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 [13:00.20]“说”是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 [13:21.97]“学”是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风貌、语言等; [13:44.05]“逗”是互相抓哏逗笑; [14:05.62]“唱”相声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词。 [14:33.05]由于某些关系,过去电视上表演的相声都把所有的歌唱类归于唱中,这是不对的。 [14:54.66]只要太平歌词是唱,其他的都为学。 [15:16.31]相声中,常有偏重运用其中一、二种手段的节目, [15:38.06]比如《改行》、《戏剧与方言》偏重于“学”和“唱”,《八扇屏》、《春灯谜》以“说、逗”为主。 [15:59.64]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16:22.32]垫话 [16:44.28]曲艺名词。 相声演员登场表演正式节目前的开场白, [17:06.05]有时也是一个小节目,吸引观众注意或点明正式节目的内容。 [17:28.20]入活 [17:51.11]曲艺术语。 指相声演出时,用以将垫话引入正题的一段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8:13.39]包袱 [18:35.04]曲艺术语。 指相声、独脚戏、山东快书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 [18:56.50]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 [19:18.18]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 [19:40.38]三翻四抖 [19:57.19]曲艺术语。 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 [20:14.86]指相声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料。 [20:37.59]一头沉 [20:55.30]曲艺术语。 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 [21:13.58]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 [21:32.38] 另一个用对话形式铺助叙述,即捧哏。由于叙述故事情节以逗哏为主,故称。 [21:39.38]子母哏 [21:57.89]曲艺术语。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相声表演时, [22:14.69]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 [22:36.87]抓哏 [22:45.51]曲艺术语。 相声、评书等曲种演出时, [22:51.11]在节目中穿插进去的可笑内容,用以引起观众发笑。 [22:54.96]演员往往现场抓取插话题材,并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结果。 [22:55.96]本歌词由网友fengyuzhen提供